2012年8月30日星期四

肩周炎(五十肩)


肩周炎,又名五十肩,常見於五十歲以上人士而得名。由於隨著年紀老化肌腱會失去彈性,所以老年人特別容易患上肩周炎。另外,意外或使用同一組肩頭肌肉來做重覆性動作會使肌肉缺乏放鬆機會,從而令肩膀組織受損,引致發炎。

患上肩周炎的患者最明顯的徵狀為肩關節疼痛,雙手無法高舉而且進行過頭或手放背後的動作,例如:穿衣,㧧頭等,肩部都會感到痛楚,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肩周炎診斷
臨床檢查是最常用來確診肩周炎的方法。醫生只需於患者肩膀注射局部麻醉藥,再比較注射前後肩膀關節的活動能力,便可判斷患者是否患上肩周炎。


治療肩周炎
保守治療

對於病情輕微的患者而言,可以考慮保守治療,如休息、停止重覆性勞損動作、服用消炎止痛藥、接受物理治療等等,可以緩減病情。

如以上保守治療沒有進展(大約三至六星期),便有需要注射類固醇,控制發炎。如有復發,醫生會按需要,給予另一次注射或配合其他治療。注射類固醇的效果因人而異,未必每名患者都能根治肩周炎,患者應向醫生了解詳情。

曾有傳言指類固醇注射會引致骨枯,其實只要不重覆或長期使用,類固醇並不會引起以上注射的副作用。

若然發炎情況仍然持續,有需要接受磁力共震(MRI)檢查潛在病因。


手術治療
如果症狀仍沒有改善,患者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利用關節內窺鏡切除部份發炎組織,減輕發炎情況。患者一般可以在手術後翌日出院。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24日星期五

什麼是拇趾外翻?


拇趾外翻是指拇趾傾斜向二趾,是一種前足變形的情況,通常拇趾骨和第一蹠骨之關節傾斜超過 15 度便確診患上拇趾外翻。有些嚴重的情況,大拇趾會向第二趾重疊,除了影響外觀,還會破壞前足活動功能,令患者帶來痛楚。

拇趾外翻成因
尖頭鞋或高跟鞋是導致的拇趾外翻主要因素,這是由於腳部肌肉不平衡令壓力集中於前腳掌,令拇趾趾骨變形,引致拇趾外翻;其他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影響,患病者多見於女性。


拇趾外翻徵狀
外觀上患上拇趾外翻的患者會見到趾骨明顯外翻。拇趾骨外翻初期,因關節經常受拉扯和擠壓及與鞋磨擦,引起輕微發炎。患者多沒症狀,隨著拇趾外翻程度增加,症狀慢慢出現,特別是步行或活動後,疼痛加劇,脫鞋後,症狀減輕,只感覺到一些餘痛。隨著拇趾外翻程度增加,疼痛程度、頻率或時間亦會持續增加。

嚴重時拇趾骨移位、變形,被擠壓至第二趾骨之下,令第二趾骨向上突出,與鞋面磨擦,引致第二趾關節發炎,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能力。

治療拇趾外翻

醫生主要以X光檢查外翻的程度,以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病情輕微時,可服用消炎止痛藥以減輕痛楚,亦可採取保守性治療,防止拇趾外翻再持續惡化。


保守性治療包括:
穿着鞋頭寛闊的鞋,儘量避免穿着尖頭或高跟鞋。
晚上穿着腳套或腳趾分離膠,固定拇趾關節及嘗試將關節拉回較正常的位置,拉鬆拇趾的根腱。
藥物及保守性治療只能預防病情惡化,無法令趾骨回復正常。若拇趾外翻情況嚴重,便需要接受外科手術矯正。


拇趾外翻手術
手術分兩部份:軟組織及骨手術。軟組織手術用以放鬆緊張的組織及拉緊過於鬆弛的組織,而骨手術會切除部份趾骨,矯正趾骨的位置,再以釘固定。


手術後護理
手術後患者要穿着特製鞋 6-12星期,固定趾骨位置防止趾骨變形及拇趾外翻復發。康復後對活動能力影響不大。但即使手術復原後,患者仍要避免穿着高跟鞋,以及進行術後X光檢查,以評估康復情況及以免復發。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扁桃腺切除手術


扁桃腺是什麼?
扁桃腺是位於喉嚨後方兩側的淋巴腺體,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這組腺體便有機會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致扁桃腺炎。扁桃腺發炎除了造成痛楚及發高燒外,還可致含膿腫脹,甚至影響至上顎及周邊軟組織,嚴重時腫脹的扁桃腺更會阻礙吞嚥及呼吸,有些人會選擇切除扁桃腺,特別是:

復發性扁桃腺炎 (每年有三至四次或以上發炎)
扁桃腺脹大,阻塞呼吸道,導致睡眠窒息症
扁桃腺腫瘤
另外,部份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的患者,會先切除扁桃腺,然後再切除其他組織以改善病情。扁桃腺癌的病徵包括經常患上扁桃腺炎,單側喉嚨痛超過兩星期,喉嚨異物感,偶有血絲。


切除扁桃腺有後遺症嗎?
一般人常誤以為切除扁桃腺會影響免疫力或淋巴系統,但事實上,扁桃腺只佔淋巴系統的一小部份,即使切除扁桃腺,對整個淋巴系統影響不大。
手術前準備
切除扁桃腺前,耳鼻喉專科醫生會因應不同病徵給予適當的治療。如扁桃腺已經有發炎,便需服用消炎藥。如程況嚴重,例如有流膿的情況,便需立即放膿,然後再考慮切除扁桃腺。


手術
扁桃腺手術需全身麻醉下進行。因應不同情況,醫生會以不同的儀器切除扁桃腺組織,包括一般外科手術儀器、低溫等離子切除術(Coblator)及電刀(Diathermy)等技術。手術後需留院觀察一至兩天。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


早從懷孕的第三週起,胚胎的心臟血管系統就開始發育,到了第八週,我們的心臟就可以說是大致發展完成了。從第四週到第八週這段時間,是胎兒心臟發育的關鍵期,這期間有無數的關鍵事件,一旦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導致心臟的缺陷,而形成先天性心臟病。有某些先天性心臟病是和基因有關,例如染色體及基因異常,包括唐氏綜合症、透納氏症(Turner Syndrome)、第二十二條染色體的基因突變或其他綜合症,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亦可能導致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母親懷孕時感染過濾性病毒如德國麻疹,或母親懷孕時服食某類藥物如抽筋藥等。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及病徵

血液含氧量正常 (非發紺性的)
「BB飲奶飲得好少,呼吸好急速,又好大汗,體重增長得好慢,是否奶粉不適合他呢?」如嬰兒出世後兩、三個月內有上述徵狀,切勿不可輕視,因為嬰兒可能患上非發鉗性的先天性心臟病,且情況較嚴重。


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為心室間隔缺損(VSD)、心房間隔缺損(ASD)、動脈導管未閉(PDA)、主動脈心瓣狹窄及肺動脈心辨狹窄,以及主動脈窄縮(Coarctation of aorta)。一般來說,本港的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以上述首三種病症為主,如情況輕微,醫生為初生嬰兒進行身體檢查時,會因為其心臟出現雜音而辨識。


血液含氧量低 (發紺性的)
本港較少兒童會患上血液含氧量低的先天性心臟病,其中四聯症(Tetralogy of Fallot, 簡稱 TOF)便較為罕見。四聯症是指患者出現心室間隔缺損、右心室肥厚、肺動脈狹窄及主動脈移位四種心臟病症。另外,主肺動脈移位、肺動脈閉塞亦屬發紺性的心臟病。嬰兒患有此類病症,出世時面部發紫,甚至休克,要留院治理。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檢查方法
一般情況下,醫生可在嬰兒出生後約兩個月待肺壓回復正常,從其心臟是否出現雜音而作出判斷。亦可透過心電圖、超聲波檢查及肺部X光來確診嬰兒是否患上先天性心臟病,若需進行更詳盡的檢查,可進行心導管測試及心臟磁力共振。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方法
兒童如患上病況輕微的心室間隔缺損、心房間隔缺損或動脈導管未閉,可以不需服藥,待缺口自然癒合。若病情較嚴重的,可能會引致心臟衰竭,必須服藥治理或進行修補手術。四聯症病人亦需進行手術及服藥治理,並定時檢查。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心肌內膜發炎


早前提到的先天性心臟病,是指人從母體出生時就由於心臟及有關血管的異常而發生的心臟病。而後天性心臟病是指人在出生後,由於疾病等原因,影響到心臟及有關血管而引起的心臟病。兒童患上後天性心臟病的機會較少,但他們如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燒,他們很可能患上其中一種兒童後天性心臟病,”心肌內膜發炎”。


心肌內膜發炎病因
不少兒童會忽視口腔清潔,甚至出現蛀牙,但若他們是心室間隔缺損(VSD)、心房間隔缺損(ASD)或動脈導管未閉(PDA)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家長便要督促子女注意口腔衛生,因為細菌有機會在口腔或黏膜出現,並隨著高速的血液流動,令細菌被帶到心肌內膜,引起發炎。


心肌內膜發炎病徵
「女兒最近很易累,又無故發燒,雙手還有紅疹,又腫又痛!」家長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子女,突然有上述病徵,必須盡快求診,醫生可憑臨床診斷,確診他們是否患上心肌內膜發炎,若他們同時出現脾臟發大,或心臟有雜音,便大有機會被確診患上此症。


心肌內膜發炎的檢測及治療方法
醫生可從抽血化驗,超聲波檢查及心電圖等方法,診斷病人是否患上心肌內膜發炎,當中抽血化驗包括檢驗白血球、發炎指標、血沉澱以及細菌培植,如以上三個檢驗指數均上升或細菌培植呈陽性反應,很可能會被證實確診。


病童被確實患上心肌內膜發炎,必須要住院留醫,接受四至六星期的抗生素注射療程。如屬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在心肌內膜發炎痊癒後,建議接受心臟修補手術。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CT 電腦斷層掃描


64 切面電腦斷層掃描
64-slide Computed Tomography

- 以三維角度清晰顯示體內結構圖像

電腦掃描利用放射線在身體不用角度照射,經由偵測器收集訊號,以透視身體的橫切面影像。之後可再利用電腦重組,造出多角度的身體影像。由於64切面電腦掃描儀器的掃描速度比傳統單切電腦斷層掃描迅速,故能在短時間內獲取身體的大量影像資料,常用於檢查肺部,腹部內臟,腦部等身體部位,以作偵測癌症腫瘤,良性腫瘤或其他病變;亦普遍用於檢查心臟,如冠狀動脈造影及鈣化檢查。詳細CT電腦斷層掃描部位

檢查前須知:

    在 CT 掃描前 4-6 小時前需禁食。如有哮喘、腎衰竭、糖尿病或任何敏感,請通知本中心職員。另外孕婦或懷疑懷孕,均不適合接受檢查。

檢查時

    在CT 掃描期間,部份檢查者可能需要喝口服顯影劑以使能更清楚地觀察內臟器官及組織結構。在檢查期間,技師將要求您非常平靜地躺著,檢查通常花費 15 分鐘或更短時間,不會引起身體任何不適。

檢查後

    有注射顯影劑的受檢者,因為顯影劑代謝後會隨小便排出,於檢查完成後,應補充水分1500~2000 c.c.以便排出顯影劑。 通常在檢查後 24 至 48 小時內,即可得到您的 CT 掃描結果。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9日星期四

乳房X光造影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香港每二十名女性當中,便有一人患上乳癌。早期的乳癌並沒有明顯病徵,只有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Mammography)才會發現。這些沒有病徵而被X光診斷出患上乳癌的婦女中,約半數其腫瘤小於1cm。通常細小的腫瘤並不需要接受化療,所以越早發現及醫治,就越少受到治療時的折騰,亦越早康復。

乳癌高危患者

家族曾有人患上乳癌、未曾生育或遲生育者、過早來經或較遲停經者,都是乳癌的高危患者。

乳癌患者較明顯病徵包括:

    皮膚凹陷或呈橙皮狀
    乳房或腋下出現硬塊
    乳頭出現不尋常分泌物
    乳頭或乳暈下陷
    乳房腫脹或形狀改變

乳房X光造影檢查(Mammography)

乳房X光造影檢查是目前乳癌手術前的標準檢查,能有效判定乳房內是否有可疑組織或觸摸不到的腫瘤存在,包括乳房內細微變化,如微鈣化或早期乳癌。然而,乳房X光造影並不能檢驗出所有乳癌,如遇上乳房組織密度較高的女性,一般會輔以超聲波掃瞄,與乳房X光造影互補不足。

乳房X光造影檢查過程

  •     應診當日應停止使用潤膚膏、止汗劑、爽身粉、香水,以免影響X光片質素。
  •     應穿著容易脫下的衣服。
  •     應診者由醫護人員協助,將乳房置於儀器夾板中並上下夾緊,將乳房擠壓,令組織平均分佈,可能會引致應診者出現少許疼痛或不適,但這步驟十分重要,拍攝出來的影像將更為清晰。


乳房X光造影的安全性

輻射度極低,引致癌病的機會極微。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7日星期二

心電圖 ECG


ecg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其檢查原理,是從裝置在胸前及手腳上的電極,收集心臟收縮和擴張運動所產生的電流,記錄到紙帶上。

醫生根據記錄的波形變化,推測應診者有機會罹患的疾病。包括心肌梗塞、心臟移位、心囊炎、不整脈、冠動脈不全、電解質代謝失衡、心房或心室肥大症等。


心電圖檢查的限制

需要在安靜狀態檢查的心電圖,很難檢測到很多發生於運動狀態下的心臟症狀或隱藏心臟問題。

注意事項

l   盡量情緒保持平穩及固定姿勢,以免影響檢查。
l   需除掉身上金屬物品、飾品、絲襪或褲襪。
l   保持身體乾爽。
l   在檢查前一小時以內,請勿喝刺激性飲料、食物及抽煙。
l   禁止在檢查前做運動。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運動心電圖 Treadmill ECG

運動心電圖是透過應診者按醫護人員指示在跑步機上運動,令心臟負擔及血氧需求增加,經儀器記錄應診者運動時的心電圖,評估心臟在心臟負荷加重的情況下是否仍正常運作。運動心電圖檢查最常用於評估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俗稱冠心病。

原理是運動時,心肌耗氧量會提高,如果耗氧量超過供應量,心電圖就會出現心肌缺血的變化顯示或其它隱性心臟病徵兆。

建議每年定期進行心電圖及其他心臟檢查


  •     三十五歲以上男性及四十歲以上女性。
  •     在日常生活中常發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
  •     有心血管疾病及心臟病家族史。

檢查過程
  •     應診者需於跑步機上,手扶前方扶手。
  •     醫護人員會先替應診者記錄完整心電圖及量完血壓。
  •     開始運動心電圖,每階段持續3分鐘。
  •     每階段分別記錄應診者之血壓、心跳速率及心電圖。

檢查後

應診者須於跑步機上接受血壓測量及心電圖記錄,直至回復運動前的狀況。

注意事項
  •     凡有心絞痛、心力衰竭、血壓過高或嚴重心律不齊者,均不宜做運動心電圖。
  •     測試時必須有醫護人員在場監督。
  •     如測試過程中出現嚴重心律不正常、心絞痛發作、血壓過高或降低等,必須立即停止測試。
  •     需除掉身上金屬物品、飾品、絲襪或褲襪。
  •     檢查前12小時內不能做劇烈運動。
  •     檢查前1至2小時以內禁止進食及抽煙,可喝少量清水。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胃內窺鏡檢查

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俗稱照胃鏡,是利用一條直徑約一公分、前端裝有鏡頭的細長管子,由應診者口部經過食道,進入胃部及十二指腸,讓醫生可觀察人體內部組織健康狀況,與及需要時可從胃鏡的小孔伸出夾子,為應診者做切片檢查或瘜肉切除。 胃鏡檢查能清楚看出上消化道之疾病,如胃炎、食道炎、胃潰瘍、食道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息肉、食道癌或胃癌等。

以下人士建議接受胃鏡檢查:

l   家庭成員曾患消化道癌
l   曾患有胃部良性瘤
l   幽門螺旋菌感染
l   進食前後胃部不適
l   經常感到心口灼熱
l   胃出血
l   大便呈黑色
l   胃酸倒流

檢查前

l   檢查前 6 小時禁止飲食
l   在檢查前七天前停止服用抗凝固劑如亞士匹靈或抗凝血劑如Warfarin。其他藥物如高血壓、糖尿、心臟藥或有對任何藥物有敏感的,需先向醫生請示才服用。
l   除下假牙、眼鏡、任何金屬物件。(如有任何鬆牙,請通知護士)
l   避免穿緊身衣服。

檢查期間

l   為了確保胃鏡檢查順暢,醫生將會處方局部麻醉藥噴霧在喉嚨處和靜脈注射的鎮靜藥物。
l   應診者應遵照醫生指示用鼻呼吸及放鬆。
l   醫生將會在胃內抽取組織出來化驗但應診者不會感到痛楚。整個檢查約十分鐘便完成。
l   如發現有胃出血情況,醫生將會進行適當的治療程序。

檢查後

l   檢查後需逗留在本中心一至兩小時,待護士觀察情況。
l   檢查後需等一小時後或完全清醒才可進食。
l   在檢查後,切勿駕駛車輛,操作機器或作重要性的事情。應診者最好在家人陪同下回家。

胃鏡後可能引起的不良影響

l   喉嚨痛、少量胃氣漲和頭暈都是檢查後常見的現象,稍作休息便可。
l   因胃內鏡檢查可引起之併發症包括胃穿、胃出血等,但是極少發生。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